3.08后, 有人欢呼两线制格局成形,但这之后,“两线”却未带来良性竞争,反而更加混乱。
选民原本期望在“两线”的运行下,执政和反对党各自克制和监督,以实施惠民政策。然而过去10个月,在一片跳槽或拉拢议员过档的吵杂声中,朝野大部分YB已忘记造就他们成为“尊贵的”大小老板,为政党政治带来更美好的发展。
从最近举行的瓜登补选,有人形容是在两个“烂苹果”中, “两害选其轻”,选一个比较不烂的,尽显中间选民的无奈和厌倦。
这群被形容为第三势力的中间选民,在任何国家都是占多数,但对政治人物的“想跳就跳”虽然很不爽却无可奈何。
中间选民,既被归类为中间份子,笼统地说,就是他们不属于任何政党,政治倾向不明确。
当中,比较理性的选民分得清什么是政策,他们是一群自有主见,会根据“综合判断决定意向”的理性选民。
而另一类立场不定的选民,多数政治冷感,谈政治理念说不动他们,很难发动他们积极参与任何政治活动。他们投票时,往往以当时的情绪决定自己的立场。
308之前,从我国政治发展过程来看,第三势力的确很难成气候。但308后,我们看到大选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讯息,就是中间选民的数量已达到足以影响政权及政党势力的水平。
职是之故,民间有良知的知识份子由于无法直接干预政治,除了转而启迪民智,最重要的是把中间选民这股力量组织起来,对国家政策的制定公开提出讨论,达致共识后再将总结的政治论述向争取中间选票的政党公开发表,让公民看各党人士如何面对人民提出的政策探讨,并以此作为投票意向,达到影响政治的目的。
特朗普向“美国之音”开刀
-
美国总统特朗普突在3月14日签署行政命令,暂停包括美国之音(VOA)和自由亚洲电台(RFA
)等在内的多家资助媒体的运作。这一决定引发全球自由捍卫者的强烈反应。
由于这一宣布将使到拥有逾千名雇员的美国之音及其联系机构大受影响。
根据我们了解,美国在1942年已成立美国之音。而在1976
年时,美国时任总统...
5 周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