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时,卫生部定时会派护士来学校打预防针。遇到有传染病盛行时,打针的次数更加频密。
说起打针,相信大家都曾经历,有人害怕,有人不畏惧。
妻最怕孩子打针了,当医生拿住又长又尖的针筒对住孩子时,自己不痛但是心疼。
近日发生商人因看病打针蹊跷丧命事件,更令人闻针色变。
打错针、吃错药、开错刀、拔错牙,都是患者和医护人员不想发生的事。
发生这些事故,经报章揭露后,原来不是新鲜事。
把不该拔的牙给拔了,是小事一桩,赔些钱就可息事宁人。
打针打倒丧命,总叫亲属内心太沉重,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客观地说,医护人员施诊时,必须按规章制度进行治疗措施,以杜绝医疗意外事故。
然而,人毕竟不是机器,机器也会犯错,何况是人。人在疲劳时,精神不集中,容易犯错。交通事故中,肇因多是人为因素;同样的,医护人员也会因疏忽而犯错。
许多人一点伤风感冒,超爱打针吃药,以为这样会好的快。其实很多小毛病,根本不需藉助药物,多喝点水自我照护,就会好起來。
很多人都忽略打针有风险,打针是因为肠胃道有问题,无法口服药物,所以才考虑打针。
如果之前对某种药物有过敏反应,最好将名称记下来写在卡上,每次就诊时提醒医生或救护人员。
搭朋友的顺风车,司机危险驾驶,我们提醒他小心。经过多宗误诊案例,往后看医生打针吃药,我们应该学会自保。有什么差错,倒霉的可是自己,赔多多也没用呀!
特朗普向“美国之音”开刀
-
美国总统特朗普突在3月14日签署行政命令,暂停包括美国之音(VOA)和自由亚洲电台(RFA
)等在内的多家资助媒体的运作。这一决定引发全球自由捍卫者的强烈反应。
由于这一宣布将使到拥有逾千名雇员的美国之音及其联系机构大受影响。
根据我们了解,美国在1942年已成立美国之音。而在1976
年时,美国时任总统...
2 周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